2014年3月7日 星期五

重溫廿六課(十四):《揚州慢.淮左名都》、《論仁、論君子》

《揚州慢.淮左名都》- 姜夔
  中學讀這詞的感受遠不如前三篇般強烈,亦發現難以背誦。現在重讀,感覺分別不大。這詞的確不太好唸,欠缺前三篇的情感起伏和音樂節奏,平鋪直述猶如一般散文。這令我想起人們時常批評新詩是「斷行的散文」。大概因為新詩大多用字不夠精練,節奏不夠明顯。用字精練可讓人反覆玩味,節奏明顯可讓人反覆吟誦,兩者都是讀詩的賞心樂事。

《論仁、論君子》- 論語
  孔子在論語中提及的「仁」和「君子」,仁是比較抽象難明,例如「智者不惑,仁者不憂,勇者不懼」,三者中最難理解就是仁者為何不憂。而君子則較易理解,因為我們除了可以在腦裏設想到「君子」這形象外,還有「小人」這一人物作對比。「君子」的特徵可分為心態上和行為上。我認為最精妙的兩句是:
「君子坦蕩蕩,小人長戚戚。」小人長期都「條氣唔順」,不是算計人就是覺得給人算計。
「君子無終食之閒違仁,造次必於是,顛沛必於是。」君子平時的行為即使是端莊得體,但在偷雞的小片刻、一些緊急時刻和落難之時,才能看出一個人的真正個性。

沒有留言: